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是由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纪昀等根据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旨意,将编纂《四库全书》过程中所撰写的古籍提要汇编而成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是我国古代四部书目分类的集大成者。它以经、史、子、集提纲,部下分类,流别繁琐者又分子目,使条理分明。全书共分四部、四十四类、六十七个子目,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分类体系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类目的增设与变革是在研究历代书目分类体系的基础上,考虑到学术的发展和图书出版状况,择善而从。同时,还对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书目分类的立类提出了一系列原则,即类目应随现实需要而设立,以义立类,以体立类,以时代和地域立类,根据图书之多寡立类和以人立类等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是我国古典目录学方法的集大成者。该书卷首有凡例二十则,各部之首冠以总序,概述其源流正变,以挈纲领。经序叙述部次理由,集序叙述文集原始。各类撰有小序,详述其分并改隶,以析条目。大序统摄全书,小序单言一篇。大小类序真正起到了辨章学术、考证源流、提纲挈领和指导治学的作用。 各书之下编有内容提要,吸取我国古代解题的优点,取众家之长,将叙录体、传录体、辑录体解题熔为一炉。每书先列爵里,以论世知人;次考本书得失,权众说之异同,以及文字增删、卷帙分合,皆详为考辨,巨细无遗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在编制体例上,在图书内容的揭示以及图书的编排等方面,都是前所未有的。因此,可以说它是集我国古典目录学方法之大成,在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 |